智慧檔案管理與大數據解決方案的領航者,讓信息價值超越期待
電 話:18937133779
網 址:http://lyxwl.com
郵 箱:zboao@qq.com
1、人才中心是政府依法設立的包括人事檔案管理業(yè)務在內的社會化服務機構,人才中心檔案除非經存放人本人或者法定機關,其他任何人無權提??;2、根據我國刑事相關法律規(guī)定,沒有犯罪人員需提取人事檔案,由監(jiān)獄部門管理或者其他職權部門管理的規(guī)定,因此服刑人員或者判處緩刑人員的檔案,仍在人才中心存檔。
談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人們的工作生活中,檔案的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可以證明一個人從學校到各個工作崗位不同時期的人生軌跡,是工作經歷的記錄?,F在很多人誤認為人事檔案沒用,要不要都可以。而在現代勞動用工管理中,人事檔案的作用包括兩個方面:對職工個人而言,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可以據此為員工提供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的政審手續(xù);提供婚姻狀況證明;為流動人員提供身份認定和辦理社會保險;為員工代辦申報職稱;根據檔案確定退休年齡;根據檔案中從事有毒、有害工作的年限推算提前退休年齡;代為繳納職工的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和大病醫(yī)療統(tǒng)籌、工資調整;出具與人事檔案有關的證明材料等等。
一、檔案管理的意義和任務
1、 檔案管理工作的意義
檔案的存在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以一定的物質形式存在并且其中有一部分要永久保存下去,為子孫后代造福。然而也要看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間的推移,一方面檔案的數量和成分在日益增加和不斷豐富,另一方面檔案又處在不斷損毀的過程中。
對于不斷形成和增加的檔案,通過加強檔案的收集工作來解決這一矛盾,而對于處于不斷損毀的檔案,則通過加強檔案的保管工作來解決。目前在檔案保管工作中的許多問題急待解決。比如:紙張老化、字跡褪色模糊,有相當數量的檔案,紙張變黃發(fā)脆,老化變質,到了不能再用的程序。檔案蟲害也影響檔案的保存,檔案保管處所條件得不到改善,庫房建筑不合檔案保護標準,需要復制的檔案數量大,復制檔案的手段也比較落后。
總之檔案工作的實踐,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一方面要求我們把檔案長期保管下去,為了維護集體和個人歷史真實面貌服務;另一方面檔案的“壽命”是有限的。為了解決這些急迫的問題,必須加強檔案的保管工作,無論對于現在還是將來的事業(yè),都是一件任重道遠的工作。
2、檔案管理工作的任務
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既是整個檔案工作中必須始終遵循的基本要求,也是檔案工作各項業(yè)務環(huán)節(jié)的共同任務。從一定意義上講,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更是檔案管理工作中心任務,這是因為檔案管理工作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實現維護完整和安全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和主要手段。從實質上來講,檔案管理工作也是人們向一切可能損毀檔案的社會的、自然的不得因素作斗爭的工作過程。簡言之,檔案管理工作也應該做到四不:不散(不使檔案分散)、不亂(不使檔案互相混亂)、不丟(檔案不丟失不泄密)、不壞(不使檔案遭到損壞)。
檔案管理工作的具體任務是:
(1)防治檔案的損壞
要了解和掌握檔案損壞的原因和規(guī)律,通過經常性的具體工作,采取專門的有的放矢技術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種可能損壞檔案的不利因素的影響,從而把檔案的自然損壞率降低和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2)延長檔案的壽命
檔案保管管理工作不僅僅在于只是一味地防治檔案的自然損壞,而且還要從根本上采取更積極的措施,盡可能最大限度地延長檔案的壽命,或者說,盡可能延長檔案被自然損壞的時間。
(3)維護檔案的安全
維護檔案的安全,一方面是指檔案作為一種物質存在的形態(tài)必須最大限度地使其安全存在下去;另一方面是指檔案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要在整個政治斗爭范圍內,不致因為保管的不當或條件的低劣使檔案丟失而發(fā)生泄密,造成政治上的不安全。
3、檔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1)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2)加強重點,照顧一般
(3)自力更生、勤儉節(jié)約
(4)立足長遠、保證當前
二、職工檔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職工檔案是對一個職工個人學習、工作經歷、生活狀態(tài)和工作成績的原始記錄,是職工享受各種社會待遇的憑據,解決勞動糾紛的依據.它關系到職工的切身利益,是職工接續(xù)保險、享受各項福利待遇的重要依據.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社會的發(fā)展,原有的企業(yè)職工檔案管理辦法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發(fā)展和新型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問題。
1、現行企事業(yè)職工檔案管理體制與市場經濟發(fā)展不相適應?,F在企事業(yè)職工檔案沒有統(tǒng)一管理,企事業(yè)主管部門管理固定工身份和部分合同制工人檔案,有些企事業(yè)單位也管理合同制工人檔案。這種管理方式,有悖于企事業(yè)單位實行的全員勞動合同制,給企事業(yè)單位的職工基礎管理工作帶來許多麻煩,也不利于維護職工個人利益,促進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建設科學、規(guī)范的勞動力市場。部分國有企業(yè)改制為私有企業(yè),對檔案管理的重視程度逐漸減弱,職工檔案無人問津,甚至丟失,職工在調動工作時找不著檔案或把檔案長期存放在個人手里,有的企業(yè)負責人為達到控制職工的目的,扣押檔案不給,使職工辦不成調動手續(xù)。這些問題的出現,影響了檔案管理的嚴肅性,更侵害了職工個人利益。
2、企事業(yè)單位檔案材料的客觀性、準確性、完整性差。由于部分企事業(yè)單位沒有嚴肅、負責地填寫好每一份檔案材料,致使有的檔案錯漏百出,職工檔案中記載的出生時間、參加工作時間前后不一致,工作經歷記錄不完整等。一些企業(yè),尤其是私營企業(yè)或股份制企業(yè)的領導認為職工檔案沒什么用處,不給新招用的職工建立檔案, 甚至隨意更改,給勞動保障部門辦理職工失業(yè)、退休等手續(xù)增加了困難。如檔案年齡前后不一致,出現多個參加工作時間,個人經歷前后記錄不完整等。
3、檔案管理的軟硬件不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檔案管理人員素質急需提高。檔案管理是一項政策性、規(guī)范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多數檔案室設備陳舊,管理手段落后,防火、防潮、防蛀等達不到標準,檔案管理只滿足于不丟失,裝進袋子,鎖進柜子,在充分利用檔案資源,提高隊伍素質,促進企事業(yè)單位對職工檔案管理工作發(fā)展。
三、加強職工檔案管理的對策以及方法
職工檔案主要包括學歷材料(畢業(yè)生登記表、學歷證明等)、工人錄用材料(包括招工、子女補充、工人轉正定級等)、入黨入團材料(包括入黨入團的申請書、志愿書、轉正材料等)、工資表、獎勵呈報審批表、處分決定及解除決定、培訓結業(yè)成績表和評定技能的審批材料、勞動合同、調動轉移材料、聘用審批表、復員退伍審批表、轉業(yè)審批表、退休(退職)審批表等。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現行的檔案管理制度已經落后于時代,因此提高和改進現有的檔案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 是建立與市場經濟發(fā)展相適應的企業(yè)職工檔案管理體制,以適應經濟發(fā)展和新型勞動力市場發(fā)展的需要,由現在的多頭分散管理逐步過渡為集中統(tǒng)一管理。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與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盡快制定企業(yè)職工檔案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企業(yè)職工檔案管理范圍、內容、方式、標準等。
(2) 是各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企業(yè)職工檔案管理。制定規(guī)范有效的管理制度 ,加強促,定期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定期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業(yè)務培訓,不斷提高檔案管理人員業(yè)務水平。針對目前企業(yè)職工檔案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在規(guī)定時期內對所有企業(yè)職工檔案進行全面的清理、規(guī)范,確保職工檔案的完整、真實、準確。
(3)是使企業(yè)職工檔案管理更加規(guī)范化、科學化。對職工檔案的內容、分類、檔案用品標準重新進行規(guī)范。有條件的地區(qū)要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逐步建立職工個人檔案與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生育保險、醫(yī)療保險、再就業(yè)等系統(tǒng)化管理體系,通過科學的管理,為企業(yè)提供便利的服務,有效地保障職工和企業(yè)利益,充分發(fā)揮勞動保障部門的服務職能,提高辦事效率,使檔案管理工作科學規(guī)范化。實施“以我為主”的立卷歸檔原則是推進檔案工作規(guī)范化、標準化是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我們要促使職工檔案更加規(guī)范和完整,要注意以下幾點:(1)是要準確把握文件立卷歸檔的時效性,完成現行文件階段任務的,才能予以立卷或歸檔,而沒有完成的,則不能立卷或歸檔,否則,將會給檔案管理造成無序和混亂。(2)是明確立卷歸檔的重點和進行合理的立卷分工。要在“以我為主”原則指導下確立立卷歸檔的重點,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區(qū)分文件與資料,特別是要注意區(qū)分在內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之處的文件資料之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減少檔案管理中的重復度和信息冗余度,提高檔案利用的效率和效果。(3)是在堅持貫徹“以我為主”歸檔原則的前提下,要注意有效地維護全宗的完整性。在歸檔工作中既要掌握重點,分清主次,把住全宗的入口關,使不該歸檔文件不致混入,同時,又要注意防止應歸檔文件的散失。特別是在立卷中,要把同類并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文件材料組在一個卷內,保持同一問題的完整性,反映同一問題的全部處理過程及來龍去脈,從而在提高檔案利用價值的同時,使立卷歸檔后所形成的檔案既完整,又不龐雜,為檔案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管理奠定堅實的工作基礎。
四、職工檔案管理的發(fā)展趨勢
在中國,人事檔案與戶籍對人才的流動具有極大的制約作用。如果某人想調到更適宜于發(fā)揮自己專長特點的地方和單位工作,原單位領導若不同意調走,其人事檔案和戶口就不能轉走,那么,既便是這個人調走了,但在工作、家庭、婚姻、住房等方面都會遇到很多麻煩。如果建立人事檔案社會化開放式管理模式,每個人是社會人而不只是單位人,每個人的人事檔案由社會化的人才機構集中統(tǒng)一管理,與戶籍制度、人事代理制度協(xié)調運行,那么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可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一種社會化的開放式人事檔案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市場經濟的建立,產生了多種經濟組織形式,這有利于人才的吸納、流動,但與舊的人事制度發(fā)生了巨大的碰撞,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如人事代理制應運而生,人事管理變成了一種社會化的活動,因此,作為人事管理重要組成部分的人事檔案工作,也必然具有這種社會化的性質。從管理機構來說,不像計劃經濟時代僅有各單位內部人事檔案管理機構,只收集管理本單位人事檔案,市場經濟條件下已建立了具有較強社會性的人事檔案管理機構,如各省市人才市場建立的人事檔案管理機構,這種機構不是管理本單位職工檔案的機構,而是面向社會,其管理對象包括該社區(qū)范圍內所有流動人員的人事檔案,其服務對象更具有社會性,可以為整個社會提供人事檔案服務。
人事檔案管理機構、管理對象和服務對象的社會性,決定了人事檔案來源的廣泛性和內容結構的復雜性。在傳統(tǒng)的人事檔案管理中,人事檔案的收集、處理和提供利用往往由各單位內部人事機構行使,該機構人事檔案來源單一,僅限于本機構人員,內容也較簡單;而社會化的人事檔案管理機構,其來源要廣泛得多,可以來自該社區(qū)范圍內各類人員,又由于每類人員身份不同,集中起來顯得人員復雜,其檔案內容也非常豐富多樣。
人事檔案社會化開放式管理模式,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種新模式,是對人事檔案管理模式的補充,與傳統(tǒng)人事檔案管理模式處于并存發(fā)展階段。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模式,與計劃經濟時代傳統(tǒng)人事檔案管理模式有所不同。傳統(tǒng)模式中,人事檔案是由各單位內部組織人事機構分別管理,比較封閉和內向,在過去人事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也還有一定的適用范圍。但這種模式不應成為現代人事檔案管理中唯一的模式,而應更新、改革舊的模式,建立新的模式,社會化開放式人事檔案管理模式就是一種新的模式,是對現代人事檔案管理模式的補充。這兩種管理模式處于并存發(fā)展階段,各有利弊。傳統(tǒng)人事檔案管理模式對人事檔案的保密、保護,方便本機構使用具有優(yōu)勢,但過于封閉,利用面不廣,實行規(guī)范化、網絡化管理難度較大;新的管理模式服務面廣,便于社會各種機構和人員利用,宜采用現代化、網絡化管理方式,但存在易泄密、丟失等問題。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兩者優(yōu)勢,克服各自弊病,使人事檔案管理模式更加充實與完善。(來源:舟山人才網)
職工退休之后,現在各地檔案管理的辦法不同,有的轉移到當地社保部門,有的實行社會化管理的,轉移到社區(qū)保管,有的依然在原單位保管,如果你想轉到街道,需去勞動局辦理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申請,批復之后檔案和保險關系才可轉到街道。社會化管理只有自然人的企業(yè)可以申請。
維護人事檔案材料完整,防止材料損壞,這是檔案保管的主要任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五條 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公民都有保護檔案的義務,享有依法利用檔案的權利。
人事檔案到底有何作用
人事檔案是記錄一個人的主要經歷、政治面貌、品德作風等個人情況的文件材料,起著憑證、依據和參考的作用,在個人轉正定級、職稱申報、辦理養(yǎng)老保險以及開具考研等相關證明時,都需要使用檔案。
人事檔案是組織、人事、勞動(或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人事管理活動中形成的,記述和反映人員經歷、德能勤績和工作表現的,以個人為單位集中保存?zhèn)洳榈母鞣N方式和載體的歷史記錄。
(一)現實性
(二)真實性
(三)動態(tài)性
(四)保密性
(五)專業(yè)性
(六)權威性
完整的人事檔案應包括那些內容?
(一)履歷材料
(二)自傳材料
(三)鑒定、考察、考核材料
(四)學歷、學位、培訓、專業(yè)技術職務材料
(五)政治歷史審查工作中形成的材料
(六)黨團組織建設中形成的材料
(七)表彰獎勵材料
(八)處分材料
(九)錄(聘)用、調動、任免、轉出、離退休、辭職、辭退材料
(十)工資、待遇材料
(十一)出國(出境)材料
(十二)各種代表大會代表登記表等材料
(十三)其他材料
人事檔案工作是運用科學的原則與方法管理人事檔案,為組織、人事工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檔案信息服務的工作。其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實體管理。是整個人事檔案管理的'基礎,包括:
1、人事檔案材料的收集與補充
2、檔案材料的鑒別與鑒定
3、檔案材料的整理
4、檔案材料的保管
5、檔案材料的登記
6、人事檔案的轉遞
(二)信息管理。人事檔案工作的實質就是人員信息資源管理工作。
(三)規(guī)章制度建設。
人事檔案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一)封閉式管理模式。就是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進行管理。
(二)社會化管理模式。就是由政府所屬的人才交流服務機構進行管理。它不只管理本單位本部門的人事檔案,而是面向社會的管理機構,其管理對象包括國內所有的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服務對象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人事檔案是人事管理實踐活動的產物,服務于組織、人事、勞動(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服務于相對人。其作用是:
(一)是組織、人事、勞動(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依據
(二)為開發(fā)人才、使用人才、進行人才預測及制定人才計劃提供準確的信息
(三)澄清問題的可靠憑證
(四)維護個人權益和福利的法律信證
(五)是推行和貫徹公務員制度的重要手段
(六)是組織與干部之間聯(lián)系的紐帶
(七)是組織、人事、勞動(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記憶的工具
(八)對人事工作規(guī)范、檢查、監(jiān)督的作用
(九)是進行科學研究,特別是編寫人物傳記和專業(yè)史的寶貴史料
(十)宣傳教育的生動素材。
人事 檔案 整理實施方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縣人事檔案管理,維護人事檔案的真實性、嚴肅性,完善人力資源社會化服務體系,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管人事檔案范圍是:
(一)按照干部管理權限,政府系統(tǒng)機關及所屬的事業(yè)單位、直屬事業(yè)單位(教育、衛(wèi)生系統(tǒng)除外)的正式干部職工;
(二)各類縣屬國有、集體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私營企業(yè)、民營非企業(yè)等非國有單位干部職工;
(三)辭職或被辭退、解除勞動合同(聘用合同)以及以其他方式與原單位脫離了工作關系的國家公務員,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干部職工;
(四)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各類畢業(yè)生;
(五)實行人事代理的單位干部職工、各類畢業(yè)生;
(六)自費出國、出境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七)合資、三資企業(yè)的中方雇員;
(八)其他社會人才。
第三條 人事檔案管理遵循"集中統(tǒng)一,歸口管理"的原則,接受同級黨委組織部門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門的監(jiān)督和業(yè)務指導。
第二章 人事檔案管理機構
第四條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檔案管理科室是縣政府系統(tǒng)人事檔案管理機構,按管理權限負責縣政府系統(tǒng)人事檔案管理工作。
(一)政府機關、企事業(yè)單位負責本單位的干部職工和離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人事檔案由政府人事檔案管理部門管理;
(二)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受用人單位和個人委托,可以管理全縣范圍內干部職工人事檔案;
(三)嚴禁其他未經授權的任何單位(包括其他行業(yè)主管部門、企事業(yè)單位內設的人才交流中心、人事檔案室)管理人事檔案,嚴禁個人保管他人和本人人事檔案;
(四)凡不具備人事檔案管理權限,擅自管理社會人才人事檔案的單位或個人,必須在本辦法施行后三個月之內向人事檔案管理部門移交人事檔案。
第五條 人事檔案管理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和《干部檔案工作條例》之規(guī)定,認真做好人事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轉遞等管理工作,認真做好與人事檔案管理有關的各項人事代理等社會化服務工作。人事代理社會化服務內容有:
(一)按國家規(guī)定核定存檔人員的連續(xù)工齡,調整記載檔案工資;
(二)負責專業(yè)技術人員職稱資格認定,辦理職稱考評的有關手續(xù);
(三)辦理因公或因私出國、出境政審及相關手續(xù);
(四)負責為辦理人及代理人員出具有關婚育證明;
(五)按黨章、團章有關規(guī)定接轉黨、團組織關系;
(六)負責人才引進工作,辦理人才集體戶口掛靠手續(xù);
(七)辦理實行人事代理的各類應往屆畢業(yè)生的聘用合同備案管理手續(xù);
(八)為參加工作滿一年的各類大中專畢業(yè)生辦理轉正定級手續(xù);
(九)辦理與聘用單位的聘用合同鑒證手續(xù);
(十)辦理確因人才流動等原因失去原有身份的身份認定手續(xù);
(十一)代辦社會養(yǎng)老保險及其他保險;
(十二)協(xié)助辦理與人事檔案管理相關的其它服務事宜。
第三章 人事檔案的轉遞
第六條 人事檔案管理部門在收到檔案后應進行嚴格的檢查,若發(fā)現轉來的檔案材料不整齊或不完整、不清楚,應要求原管理單位補齊或查清。人事檔案管理部門收到檔案后應在回執(zhí)單上簽名蓋章并立即退回。逾期一個月未退回者轉出單位應去函催問,以防丟失。
第七條 人事檔案轉遞,應通過機要交通或派專人送取,不準郵寄或交本人自帶。轉遞檔案必須按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檔案轉遞通知單"的項目詳細登記,嚴密包封。
第四章 人事檔案的收集、整理和利用
第八條 人事檔案材料包括如下內容:
(一)履歷材料;
(二)自傳材料;
(三)鑒定、考核、考察材料;
(四)學歷和評聘專業(yè)技術職稱材料(包括學歷、學位、學績、培訓成績表和評審表、考績、審批材料);
(五)政治、歷史情況的審查材料(包括甄別、復查材料和依據材料、黨籍、參加工作時間等問題的審查材料);
(六)參加中國共-產-黨、共青團及民-主黨派的材料;
(七)獎勵材料(包括科技和業(yè)務獎勵,英雄模范先進事跡);
(八)處分材料(包括復查材料,免于處分的處理意見);
(九)錄用、任免、聘用、轉業(yè)、工資、待遇、出國、退(離)休、退職材料及各種代表會代表登記表等材料;
(十)其他可供參考的材料。
第九條 人事檔案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檔案管理工作的有關規(guī)定,加強與各單位的聯(lián)系,認真做好人事檔案材料的收集、鑒別和歸檔工作。
(一)要經常收集各單位在職務晉升、流動、考察考核、培訓、獎懲等工作中新形成的反映職工德、能、勤、績的材料,充實檔案內容;
(二)可根據工作需要及檔案中缺少材料的情況,有計劃地布置填寫干部職工履歷表,作鑒定、寫自傳等,并及時將這些材料補充進人事檔案;
(三)有關用人單位和部門要建立主動向人事檔案管理部門送交人事檔案歸檔的工作 制度 ,確定專人報送,及時將新形成的檔案材料送交人事檔案管理部門;
(四)收集的材料必須經過認真的鑒別,屬于歸檔的材料應真實、完整,文字清楚,對象明確,手續(xù)完備。需經組織審查蓋章或本人簽字的,蓋章簽字后方能歸入人事檔案;
(五)復印件不能作為歸檔材料。不屬于歸檔范圍的材料,不得擅自歸檔,經過鑒別,可分別情況予以處理。凡銷毀材料,必須詳細登記,并報請主管負責人審查批準;
(六)屬于應歸入人事檔案的材料,均應按照《干部檔案整理工作細則》進行整理立卷;
(七)人事檔案材料,須統(tǒng)一使用十六開規(guī)格(19cm×26cm)的辦公用紙,使用藍黑或碳素墨水書寫,不得使用圓珠筆、鉛筆或紅色及純藍色墨水和復寫紙書寫;
(八)在整理人事檔案過程中,要防止丟失檔案材料和擅自泄露檔案內容,不得擅自涂改、抽取、銷毀或偽造社會人才人事檔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