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檔案管理與大數據解決方案的領航者,讓信息價值超越期待
電 話:18937133779
網 址:http://lyxwl.com
郵 箱:zboao@qq.com
第一條 為加強和規(guī)范國家檔案館(以下簡稱“檔案館建設標準)建設,提高工程項目投資決策和建設管理水平,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便于社會各方面利用,制定本標準。
第二條 檔案館建設標準是為檔案館建設的項目決策和建設水平的合理確定所提供的全國統(tǒng)一標準,是編制、評估和審批檔案館建設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檔案館建設項目規(guī)劃、設計的依據,也是有關部門審查檔案館建設和初步設計及對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監(jiān)管檢查的依據。
第三條 檔案館建設標準適用于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市(地、州、盟)、縣(市、區(qū)、旗)三級綜合檔案館的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
城市建設檔案館等專門檔案館的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依照本標準執(zhí)行。
第四條 檔案館建設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從我國國情出發(fā),因地制宜,合理確定建設規(guī)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經濟實用,滿足檔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需要。
第五條 檔案館建設應滿足檔案館作為安全保管黨和國家重要檔案的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信息服務中心、已公開現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政府信息查閱的法定場所的設置要求,同時要滿足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要求。
第六條 政府投資的檔案館建設應納入當地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城市總體規(guī)劃,和政府投資計劃
第七條 檔案館建設應統(tǒng)籌規(guī)劃,立足長遠。資金投入確有困難的,可一次規(guī)劃,分期建設。 .
第八條 檔案館建設除遵守本標準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的其他有關標準、規(guī)范和定額、指標的規(guī)定。
第二章 建設規(guī)模和項目構成
第九條 檔案館建設規(guī)模按行政區(qū)劃分級,以應保存的館藏檔案數量為基本依據分類,參照轄區(qū)人口數量并綜合轄區(qū)經濟、地理等因素合理確定。
館藏檔案數量是指現存和今后30年應進館檔案、資料的數量之和。
第十條 檔案館建設按照省、市、縣三級作如下分類:
級別 | 類次 | 館藏檔案數量 |
省級 | 一類 | 90萬卷以上 |
二類 | 70~90萬卷 | |
三類 | 70萬卷以下 | |
市級
| 一類 | 40萬卷以上 |
二類 | 30~40萬卷 | |
三類 | 30萬卷以下 | |
縣級 | 一類 | 20萬卷以上 |
二類 | 10~20萬卷 | |
三類 | 10萬卷以下 |
第十一條 檔案館建設項目由房屋建筑、場地和檔案館專用設施組成。
第十二條 檔案館房屋建筑由檔案庫房、對外服務用房、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辦公室用房等主要功能用房和附屬用房及建筑設備組成。
第十三條 檔案庫房由紙質檔案庫、音像檔案庫、光盤庫、縮微拷貝片庫、母片庫、珍藏庫、實物檔案庫、圖書資料庫、其他特殊載體檔案庫和過渡間組成。
省級檔案館需設置異地備份庫時,應根據備份檔案數量參照本標準執(zhí)行,其建筑面積不計入本標準。
第十四條 對外服務用房由服務大廳(含門廳、寄存處、飲水處等)、接待室、查閱登記室、目錄室、開放檔案閱覽室、未開放檔案閱覽室、縮微檔案閱覽室、音像檔案閱覽室、現行文件閱覽室、現行文件保管室、展覽廳、報告廳、對外利用復印室和利用者休息室、餐廳、公共衛(wèi)生間組成。
第十五條 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由中心控制室、接收檔案用房、整理編目用房、保護技術用房、翻拍洗印用房、縮微技術用房、信息化技術用房組成。
接收檔案用房由接收室、除塵室、消毒室組成。
整理編目用房由整理室、編目室、修史編志室、展覽加工制作室、出版發(fā)行室組成。
保護技術用房由去酸室、理化試驗室、檔案有害生物防治室、檔案保護靜電復印室、裱糊修復室、裝訂室、仿真復制室、音像檔案處理室組成。
翻拍洗印用房由翻拍室、沖洗室、印像放大室、水洗烘干室、翻版膠印室組成。
信息化技術用房由服務器機房、計算機房、電子檔案接收室、電子文件采集室、數字化用房組成。數字化用房由檔案前期處理室、紙質檔案掃描室、其他載體檔案數字化室、數字化質量檢測室、檔案中轉室組成。
第十六條 檔案館辦公室用房和與檔案館并建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辦公室用房的組成參照《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
第十七條 附屬用房及建筑設備包括警衛(wèi)室、車庫、衛(wèi)生間、浴室、醫(yī)務室和變配電室、水泵房、水箱間、鍋爐房、電梯機房、制冷機房、通信機房、消防用房、安防用房等各類設備用房及相應的建筑設備。
第十八條 檔案館場地主要由人員集散場地、道路、停車場和綠化用地等組成。
第十九條 檔案館專用設施主要包括檔案專用運輸設備、檔案裝具、檔案保護技術設備、縮微設備、專用信息化設備。
第三章 房屋建筑面積指標
第二十條 檔案館房屋建筑面積指標按照不同級別和類型予以確定。
第二十一條 省級檔案館建筑面積指標應符合表一的規(guī)定。
表一 省級檔案館建筑面積指標
(單位:平方米)
面積 指標 項目 | 一類 | 二類 | 三類 |
檔案庫房 | 5500~6800 | 4300~5500 | 3000~4300 |
對外服務用房 | 5500~6500 | 4600~5500 | 3700~4600 |
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 | 6500~7400 | 5500~6500 | 4600~5500 |
辦公室用房 | 1500~1700 | 1200~1500 | 900~1200 |
附屬用房 | 1900~2200 | 1600~1900 | 1200~1600 |
總計 | 20900~24600 | 17200~20900 | 13400~17200 |
注:表列各類用房指標分配見附錄一,使用系數為0.7。
館藏檔案數量超過110萬卷的省級檔案館,檔案庫房面積指標可在省級一類的基礎上,按照本標準的計算方法等比增加。寒冷和嚴寒地區(qū)的總面積指標可以在原來基礎上增加4—6%。
第二十二條 市級檔案館建筑面積指標應符合表二的規(guī)定。
表二 市級檔案館建筑面積指標
(單位:平方米)
面積 指標 項目 | 一類 | 二類 | 三類 |
檔案庫房 | 3100~3800 | 2300~3100 | 1500~2300 |
對外服務用房 | 2800~3200 | 2300~2800 | 1800~2300 |
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 | 3200~3700 | 2800~3200 | 2300~2800 |
辦公室用房 | 700~900 | 600~700 | 400~600 |
附屬用房 | 1000~1200 | 800~1000 | 600~800 |
總計 | 10800~12800 | 8800~10800 | 6600~8800 |
注:表列各類用房指標分配見附錄二,使用系數為0.7。
館藏檔案數量超過50萬卷的市級檔案館,檔案庫房面積指標可在市級一類的基礎上,按照本標準的計算方法等比增加。寒冷和嚴寒地區(qū)的總面積指標可以在原來基礎上增加4—6%。
第二十三條 縣級檔案館建筑面積指標應符合表三的規(guī)定。
表三 縣級檔案館建筑面積指標
(單位:平方米)
面積指標 項目 | 一類 | 二類 | 三類 |
檔案庫房 | 1800~28OO | 900~1800 | 500~900 |
對外服務用房 | l100~1400 | 800~1100 | 300~800 |
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 | 900~1400 | 500~900 | 200~500 |
辦公室用房 | 400~600 | 200~400 | 100~200 |
附屬用房 | 400~600 | 200~400 | 100~200 |
總計 | 4600~6800 | 2600~4600 | 1200~2600 |
注:表列各類用房指標分配見附錄三,使用系數為0.7。
館藏檔案數量超過25萬卷的縣級檔案館,檔案庫房面積指標可在縣級一類的基礎上,按照本標準的計算方法等比增加。寒冷和嚴寒地區(qū)的總面積指標可以在原來基礎上增加4—6%。
第二十四條 檔案館辦公室用房面積應參照《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執(zhí)行。
履行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職能的管理人員辦公室用房面積未計入上述辦公室用房面積內。
第二十五條 附屬用房按檔案庫房、對外服務用房、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辦公室用房總面積的10%計算。
第四章 選址與規(guī)劃布局
第二十六條 檔案館的選址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選擇工程地質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較好地區(qū);
2.應遠離易燃、易爆場所,不應設在有污染腐蝕性氣體源的下風向;
3.應選擇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設施比較完備的地區(qū);
4.應選擇地勢較高、排水通暢、空氣流通和環(huán)境安靜的地段。
第二十七條 檔案館建設用地應根據建筑要求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確定用地面積及技術指標。
檔案館建筑用地覆蓋率宜為30%一40%。綠地率宜為30%或遵照當地規(guī)劃部門的規(guī)定執(zhí)行。
停車場用地面積根據工作人員和外來利甩檔案人員數量合理確定并符合當地規(guī)劃部門的規(guī)定。
第二十八條 檔案館總平面應滿足以下規(guī)劃要點:
1.檔案館宜獨立建設??h級檔案館可與其他功能相近的文化項目聯(lián)合建設,但應有獨立的管理區(qū)域;
2,檔案館建筑應根據功能要求和工作流程合理布局,做到基本功能完備、流程便捷;
3.檔案館建筑用地應根據建筑要求,合理確定總平面規(guī)劃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應節(jié)約使用土地,并優(yōu)先利用社會公共資源;
4.檔案館建筑按照功能分為庫房區(qū)、對外服務區(qū)、業(yè)務技術區(qū)、辦公區(qū)和附屬用房區(qū)。庫房區(qū)應相對獨立。對外服務區(qū)宜設置專用出入口;
5.檔案館對外服務區(qū)、業(yè)務技術區(qū)、辦公區(qū)應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風條件;
6:鍋爐房、變配電室等可能危及檔案安全的用房,在布局中應與庫房區(qū)保持安全距離;
7.人員集散場地、道路、停車場和綠化用地等室外用地應統(tǒng)籌安排;
8.館區(qū)內的道路應與城市道路或公路連接,符合消防和疏散要求并便于檔案的運送、裝卸;.
9.檔案館室內外均應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JGJ 50-2001)要求進行無障礙設計,標識指示系統(tǒng)清晰明確:
10.檔案館對外服務的車庫(場)建設應符合當地規(guī)劃條件的要求,宜將車庫(場)設置于地下。本標準未包括這部分用房的構成、建筑面積指標;
11.本標準未包括人防設施的項目構成、建筑面積,其標準和等級應符合當地人防部門的要求。
第五章 建筑設計
第二十九條 檔案庫房與其他各類用房之間應有分隔,各部門間的檔案傳送線路應安全順暢,內外聯(lián)系應避免交叉。
第三十條 四層及四層以上的對外服務用房、檔案業(yè)務和技術用房應設電梯,二層及二層以上的檔案庫房應單獨設置垂直運輸設備。 ’
第三十一條 檔案館圍護結構應滿足保溫、隔熱、溫濕度控制、防潮、防水、防日光、防紫外線照射、防塵、防污染、防有害生物和防盜等防護要求。
第三十二條 檔案庫房設計應符合以下原則:
1.庫區(qū)應根據檔案類別、保管要求和經濟性,設置不同類型的庫房和確定柱網、層高與載荷,珍貴檔案存儲應設珍藏庫。檔案庫房層高應滿足排架高度、管道安裝維修的要求:
2.庫區(qū)內應設工作人員更衣室,其余附屬用房不應設在庫區(qū)內;
3.庫區(qū)或庫房入口處應設過渡間;
4.檔案庫設于地下時,必須采取防潮、防水措施。
第三十三條 檔案館重要電子檔案保管和利用場所應滿足安全屏蔽要求。
第三十四條 檔案館建筑應嚴格執(zhí)行現行防火規(guī)范,檔案庫等重要用房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設施,并采用相應的滅火系統(tǒng)。
第三十五條 各級檔案館要適應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要求,根據辦公自動化及安全、保密等要求綜合布線、預留接口,通訊與計算機網絡設施應滿足工作需要。
第三十六條 檔案館建筑應符合國家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并采用節(jié)能設備。
第三十七條 檔案館建筑應設置門禁、報警、監(jiān)視監(jiān)控等安防系統(tǒng)。
第三十八條 檔案館供電應滿足設備和照明的需要,省級和市級檔案館應實行雙路供電,如不能雙路供電,可自備發(fā)電機組。
第三十九條 檔案館建筑外觀設計應符合城市規(guī)劃要求,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做到實用、經濟、美觀。室內裝修設計首先應滿足各類用房使用功能的要求。
關于檔案館基本建設項目有關問題的意見
近些時候,一些地方就在建或擬建市、縣檔案館,前來咨詢有關檔案館建筑設計、功能定位和內部布局等問題,現對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檔案館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象征和先進文化的一個標志。其基本建設必須立足于實現它的功能作用,并在規(guī)劃設計中充分借鑒吸收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標志性文化設施的建筑風格理念,把檔案館建成黨和國家重要檔案的保管基地和利用中心的同時,建成當地有特色、有影響的標志性文化建筑。
二、檔案館館址的選擇,除貫徹《檔案館建筑設計規(guī)范》外,還必須具備面向社會大眾,呼應行政中心的環(huán)境條件。檔案館進行改建或新建館址的選擇,應轉變位居行政機關后院一角的觀念,充分考慮利用服務和對外開放的需要。
三、檔案館作為重要檔案的保管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對社會公眾開放的檔案利用中心,應獨立建筑。檔案館與政府行政綜合大樓一體或在大樓夾層中,或獨立建筑的檔案館又安排其他部門,都不符合檔案館建筑要求,也不利發(fā)揮檔案館功能作用,應加以避免。
四、檔案館的建筑規(guī)模,要在滿足重要檔案保管基地需要的同時,還要滿足利用中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行文件中心等方面的需要?,F階段檔案館建筑規(guī)劃面積,副省級市檔案館應不少于15000平方米,省轄市檔案館應不少于8000平方米,縣(市)檔案館應不少于5000平方米。經濟較發(fā)達的市和縣(市),以及歷史文化名城,可參照上一檔次的面積標準規(guī)劃建設。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應立足長遠,一次規(guī)劃,分步實施。
五、檔案館內部布局應科學合理,凸現檔案保管、信息傳播、社會教育、文化交流、服務公眾等功能。檔案館庫房應與其他用房隔離,設施裝備應滿足不同門類和不用載體檔案的保管需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展覽陳列,現行文件利用中心、日常接待查檔利用和向公眾開放的檔案利用的場所,是檔案館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檔案館的重要功能,其布局應充分考慮開放和便捷的原則,其面積應不少于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第一層樓面應著重安排愛國主義教育的宣傳展覽場所和現行文件中心,提倡大開間式。合理安排辦公、技術及其它輔助用房。